发布日期:2025-04-02 信息来源:毛睿 游览次数:10
“我要进电梯啦!麻烦您往里靠靠,把中间的位置留给我,没挤到您吧,谢谢您的帮助。”最近一段时间,在宁波大学附属阳明医院(市人民医院)血液、肿瘤内科住院部病房电梯口,一台外表萌萌哒、能说话、会自动拐弯的银灰色分体式物流机器人引来了患者和家属的驻足围观。
这台分体式物流机器人由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张建明团队研发,为首次应用于宁波大学附属阳明医院(市人民医院)检验标本运输场景。它以智能导航、高效运输为核心,每天灵活穿梭于九号楼三、四、五层三个病区与检验科之间,最大承载量100公斤,能精准规划路径、避开行人和障碍物,甚至可以自主乘坐电梯和操控门禁系统,实现全流程无人化运输。
分体式物流机器人在宁波大学附属阳明医院(市人民医院)九号楼待命
这台分体式物流机器人目前日均可完成7到10次运输任务。在工作中,医务人员仅需将标本盒放入转接设备,机器人便会按计划定时取送。到达指定的检验科站点时,医务人员开舱取出检验样本后,机器人会自动关舱转身离开驶回九号楼待命。全程耗时12到25分钟之间,较人工缩短一半以上,成为医疗场景中忠实高效可靠的“运输队长”。
宁波大学附属阳明医院(市人民医院)血液、肿瘤内科护士长黄霞光说:“我们九号楼原来运送血液等标本需要人工呼叫护工前来完成,比较耗时。有了机器人后,不仅破解了高频运输难题,为患者缩短了等待检验结果的时间,而且血液标本等储存在机器人的密闭环境中,能够有效降低因人工配送产生交叉感染的风险,最大限度地保护医患的健康。”
据浙大机器人研究院张建明团队研发人员朱骞介绍,这台分体式物流机器人搭载了超声波、激光、探视头、光学等多种传感器并与导航系统和智能调度云平台融合。核心优势在于“柔性适应”,无论是狭窄的走廊还是复杂的科室布局,通过预设程序和智能调度系统,机器人均能够实现精准运输,今年1月“落户”宁波大学附属阳明医院(市人民医院)后,运行较为正常。
未来,浙大机器人研究院将结合医院的实际需求,研发保温、开放式、大容积等多种箱体,以满足多样化的医疗使用场景,并计划将此类机器人扩展至药品配送、手术器械运输等场景,助力该院建设智慧医院。
【报道来源: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