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院内动态

智能机器人技术综合实践课程开课

发布日期:2024-04-25 信息来源: 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 游览次数:52

4月24日下午,研究院“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工程”项目制综合实践课“智能机器人技术综合实践”在姚开课,工程师学院2023级研究生参加。

此门课程从移动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空中机器人、人机+两栖4个方向给予学生12个实践课题,不同于其他课程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最终的课程考核至少要有实物展示、产生发明专利和论文,真正培养能够解决复杂工程应用问题的工程师。

项目制培养目标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支撑智能机器人产业链,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基础理论功底扎实,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突出,具备较强机器人工程技术创新应用能力,善于解决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的复杂工程应用问题,国际视野宽阔,实事求是,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工程领域中坚实的基础理论及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的智能机器人工程与技术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卓越工程师。

项目制培养支撑条件

研究院10000平方米实践场地和3000万实验设备;导师团队特色“海外教授-双聘教授-企业导师-创业导师”多学科交叉多类型合作;以及余姚市企业家的比例在全国都是前列的,他们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营经验,有充裕的资金或较强的融资能力,对新产品的需求非常强;余姚市政府对创业的支持力度也很大等等为学生的综合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课程介绍

《智能机器人技术综合实践》,是2023年研究院-技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工程项目制在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独立立项后,自主开设的三门课程之一,是一门面向机器人专业研究生的综合实践类课程。课程以学生自主实践为主,包括项目选题、方案设计、硬件系统集成和器件购买、实物作品组装、测试、调试、完善等环节,教师将从开题、中期检查和结题答辩三个阶段,分别对学生作品进行指导和评估。本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整合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提炼本课程相关的育人元素,通过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质,同时培养学生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课程在学生自主学习、健康成长、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等方面注重育人,立足中国创新未来。

主讲老师:张建明副教授、孟濬副教授、王进教授、董会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