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院内动态

紧跟智能时代 乘风破浪前行 -- 余姚日报与姚界对研究院进行报道

发布日期:2023-12-25 信息来源:毛睿 游览次数:24

近日,余姚日报和新媒体姚界对研究院6年来发展成效进行系列报道,2023年12月25日“紧跟智能时代 乘风破浪前行 ——来自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的报道(上)”报道,具体如下:

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是由我市出资、浙江大学与我市共同建设的浙江大学直属专业研究机构,设址于我市科创中心与人才创业园。经过6年的探索,该研究院已成为我市最有影响力的高能级科创平台,拥有高端优秀人才132人,承担各类攻关项目112项,申请发明专利236项,培育孵化企业45家,成立联合研发中心11家 ……这一系列成绩,为其成为全国智能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报从今日起刊发系列报道,探究浙大机器人研究院先进发展模式背后的故事。

余姚日报 对研究院进行系列报道



姚界 对研究院进行系列报道


又到一年回望之时,浙大机器人研究院硕果满枝。2023年,该院获得浙江省新型研发机构五星评价(全省100家评出8家),成为宁波市30家被认定的产业技术研究院之一,并在宁波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年度工作推进会上作重点发言。同时,该院还成为浙江省2022年度2个产教融合基地之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人工智能时代下,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先进技术的洗礼,我市传统产业要想在整体实力、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上显著提升,必然要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上深入推进,寻求降本增效的现实路径。

这一新常态背景下,浙大机器人研究院凭借专业技术支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体系保障、国际合作交流政策倾斜等优势,在我市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与聚集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了一个立足余姚、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机器人产业创新生态体。

创新体制机制 激活发展动能

对余姚而言,机器人产业犹如制造业顶端的一颗明珠。近年来,我市加大力度促进资源集聚、要素集成、主体做强,初步形成集机器人零部件、整机、系统集成于一体的产业链,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智能引领跨越发展的新路子,助推宁波乃至全省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迅速发展。

然而,作为发展的核心要素——人才,却成了我市机器人产业不断腾飞的掣肘。为持续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带动一批关键技术的突破,继续填补国内空白实现“国产替代”,我市亟须建设一个高水平的机器人研究机构。由此,浙大机器人研究院应运而生。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经市政府与浙江大学酝酿与协商,2017年4月,双方正式签署《共建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余姚)框架协议》。2018年1月,研究团队入驻,开启了研究院的实质性建设工作。

“虽然是合作共建,但余姚市委、市政府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除了经费保障外,还放手让我们尝试了‘三位一体’这种全新的机制,并且这一机制也经受住了实际运作的考验,已被浙江大学其他兄弟研究院学习借鉴。”浙大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陆国栋说。

“三位一体”模式,即浙大机器人研究院作为浙江大学的校设研究机构,主要承担集聚浙大研究团队等科研资源的职能;余姚市机器人研究中心是研究院属地化建设的载体,主要承担技术成果工程化、产业化职能;落址于机器人智谷小镇的浙江湾区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则主要承担研究院产业服务、技能型人才培养等职能。

在创新体制机制搭建的良性框架下,浙大机器人研究院围绕“高质量、有硬核、重转化”的应用型研发机构及服务支撑我市机器人产业高地建设的目标,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形成了30个研发团队,并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招引工作,致力于服务地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其中,研发团队基本以浙江大学教师(一般是教授或副教授)或属地高层次人才为领头人,以浙江大学青年教师、博士后研究人员及属地工程或技术研发人员为主力,以在研究院的研究生为辅助,为县域发展汇聚起澎湃智能。

人才献智激活一池春水。截至2023年12月中旬,浙大机器人研究院共汇聚机器人方面高端优秀人才132人,其中院士4名,来自法国、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属地高层次人才16名;先后有33名浙江大学教师入驻余姚,他们带领80名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在姚从事研究工作及学习。

突破关键技术 加速成果转化

将一台小小的声学温度剖面仪,固定在水中、水底或者移动平台上走航测量,向上或者向下探测,就可以测得不同深度的水温,提高测量效率,并填补了传统潜标观测系统上层水温观测的空白。

这是浙大机器人研究院徐文团队历时2年研发的一种利用声学方式进行水体温度剖面测量的仪器,目前原理样机基本定型,且国际上尚无同类产品,预计将于2024年实现第一代产品定型、2025年批量生产。其研发投用对形成原创性的高端海洋仪器以及在海洋与河道资源开发、国防维权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水体温度是海洋、湖泊中的关键参数,传统的测温方式是利用温度传感器直接测量,常常伴随效率低下或者用到的仪器较多、维护复杂等问题。声学温度剖面仪可以将每个点位的测量时间从3分钟缩短至0.5秒,且经过我们的计算,预计能产生的经济效益非常大,国内外市场容量接近75亿元。”浙大机器人研究院教授徐文说。

声学温度剖面仪是浙大机器人研究院众多研发成果中的一个。落地余姚以来,该研究院聚焦本地机器人产业发展技术需求,以项目与专利为抓手,强化应用研究,在解决企业技术需求难题的同时,帮助企业做好未来技术研判与储备,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如欠驱动机器人手等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截至目前,浙大机器人研究院承担了国家级项目10项,省级项目15项,宁波市级项目5项,研究院自主科研项目50项,研究中心自主科研项目10项,企业委托项目28项。同时,该研究院出台相应的专利奖励政策,鼓励全院师生及员工申请以“余姚市机器人研究中心”为第一发明人的专利,已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36项,其中本年度新增101项;累计获授权发明专利60项,其中本年度新增9项。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浙大机器人研究院充分利用宁波市“甬江引才计划”及我市“姚江英才计划”政策,鼓励团队积极申报,促进科技成果进一步落地余姚。截至目前,该研究院已累计引进、孵化企业49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9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获“姚江英才计划”支持23家,获“甬江引才计划”支持2家。

发挥辐射效应 壮大特色产业

清洁、美妆、健身、导盲……各领域服务机器人“智汇”姚城,大显身手。自今年5月下旬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机器人峰会后,8月23日至25日,我市又迎来了一众“玩”机器人的高手,来自全国高校的3000余名师生,携700多款机器人,在第六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总决赛上开展“大比武”。

举办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扩大我市机器人产业在高校界的影响,是浙大机器人研究院创建以来每年必做的一项重点工作。自2018年创办以来,大赛已在我市成功举办6届,累计吸引6万名师生参赛。2020年,大赛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成为一个学术引领、政府支持、企业认可的多方协同育人平台。

“竞技比赛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是课堂教学不能比拟的。除去三年线上赛,从2018年的1000余名师生来姚,到2019年的2000余名师生来姚,再到今年迎来3000余名师生,从参赛人数不难看出大赛得到了全国高校的热烈响应,竞赛规模在不断扩大。”陆国栋说,“明年的比赛将升级为‘机器人+’,致力于进一步发挥产学研用协同优势,解决实际问题,满足社会需求,这也意味着参与范围更广。”

6年的创新升华,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为特色和重点,通过搭建展示、交流和推介平台,促进机器人领域的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四链融合”,不仅承载了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还成为促进机器人技术发展和推动智能制造行业升级的重要平台,是中国机器人峰会的组成部分。

“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来过余姚、待上两三天的学生们,能够对余姚机器人产业的飞速发展留下深刻印象,也能够感受到余姚良好的营商环境,看到我们浙大机器人研究院‘人才驿站’的作用,也许未来他们的创业就业梦,就会在此启航。”陆国栋说。